Post By:2024/3/15 8:56:34
直播間里,主播展示著貴州茅臺,上架的鏈接卻是與貴州茅臺毫無關系的“貴州小飛茅”;一瓶酒掃碼價上千元,實際購買價才數(shù)十元;披著老酒的外皮,實際可能是冒牌貨。
直播帶貨豐富了白酒的銷售渠道,卻也滋生了不少賣酒套路。記者自今年2月中旬以來進入部分直播間調(diào)查發(fā)現(xiàn),一些直播間用“看不到、搶不到”的名酒為誘餌誤導消費者,給銷售其他白酒引流。同時,離譜的掃碼價與實際下單價相差40多倍,背后是一條產(chǎn)業(yè)鏈,制作掃碼價兩三百元就能搞定,商家透露“掃碼價想標多少就標多少”。
此外,老酒、年份酒是直播間的“常客”。新京報記者近日從直播間購買兩款老酒,均存在問題。一款聲稱是十年前的出口酒,刮開一箱6瓶酒的防偽編碼,全部一致,疑似假貨。另一款宣稱添加“十年、二十年等年份基酒”的老酒,出現(xiàn)不合邏輯的基酒構(gòu)成,讓人難辨真假。
種種套路,成為部分白酒直播間“割韭菜”的手段。中國消費者協(xié)會曾指出,應加大凈化電商直播生態(tài),不要讓消費者被各種套路“收割”。
“想喝普茅打‘1’報名”“這款酒外邊賣3100元、3200元,補貼3000元”,消費者沈先生近日在賬號“中茅酒業(yè)(曲阜倉)”的直播間刷到一個“貴州茅臺”的直播,不少網(wǎng)友在對話框報名后,卻并未見到相關產(chǎn)品鏈接。幾分鐘后,主播開始推銷另一款名為“飛天洞藏”的老酒。沈先生說,他在該直播間停留的20多分鐘里,貴州茅臺酒亮相了約10分鐘,直播人數(shù)從110人上漲到近250人。但“貴州茅臺就像個誘餌,每次都是給‘飛天洞藏’酒引人氣,并沒有看到補貼價茅臺酒的購買鏈接真正出現(xiàn)”。
以發(fā)“福利”、給“補貼”為誘餌,利用茅臺等名酒吸引眼球的套路,在白酒直播間持續(xù)上演。新京報記者注意到,這類直播間采用的話術和套路如出一轍,“看不到、搶不到”的福利價名酒鏈接讓一些網(wǎng)友感到被欺騙。
有主播在賬號“白酒產(chǎn)地直銷”進行帶貨時,直播畫面展示的是100ml小瓶裝貴州茅臺酒,稱“每瓶都是貴州茅臺股份出品”,口播及上架的產(chǎn)品卻是100ml小瓶裝“貴州小飛茅”,5瓶售價共69.9元。名稱帶著“茅”“飛”字眼,乍一看似乎跟貴州茅臺有些關聯(lián),但“貴州小飛茅”鏈接店鋪帝珍酒類專營店客服告知,“貴州小飛茅”不是貴州茅臺,產(chǎn)地是江蘇一家酒企,“只是名字叫貴州小飛茅”。
根據(jù)國家網(wǎng)信辦等七部門2021年《網(wǎng)絡直播營銷管理辦法(試行)》規(guī)定,直播間運營者、直播營銷人員從事網(wǎng)絡直播營銷活動,不得發(fā)布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信息,欺騙、誤導用戶!耙缘蛢r茅臺作為誘餌但未實際銷售,就屬于發(fā)布虛假信息!北本┏桑ǔ啥迹┞蓭熓聞账蓭燅T建坤對新京報記者表示,直播間一般是限時上鏈接銷售,結(jié)合主播的情緒調(diào)動,相較于常規(guī)消費行為,消費者在直播間購買商品的決策時間更短,對相關商品信息的注意程度更低。“諸如直播間介紹展示貴州茅臺酒,但上架其他產(chǎn)品的行為,是誤導消費者!保ㄞD(zhuǎn)載自新京報)